• 2024年03月29日 星期五
  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

腊月二十三祭灶的含义 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传说

更新时间:2024-03-29 02:46:38

  腊月二十三祭灶的含义 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传说


  祭灶又称送灶,即祭送灶神升天的宗教性活动。在古代,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,人们把灶神神化,奉其为掌管家庭饮食生活的神明加以崇拜。按照民间迷信传说的说法,灶神要在小年这一天的晚上返回天宫,向玉皇大帝去汇报。因而,灶君对这一家庭的评价好坏就会严重影响到玉帝的赏罚奖惩,将给他们带来直接的祸福。所以,过去汉族人民的祭灶仪式隆重而虔诚。


  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传说


  古书中记载的灶王有名有姓,说他名隗,状如美女。又说姓张名单,其夫人名卿忌,生有六女,皆名察洽,他是被玉帝打发下凡变为地精灶君的。在他上天时,一旦告凡间的状,罪状轻则减寿百日,重则减寿三百日,所以祭灶君上天谁都不敢怠慢,也不能忘记。民间还有一种传说,说有一位一贫如洗的张秀才,为求功名上京赶考,时值数九寒冬,饥寒交迫,昏倒在一家财主的门洞里。财主家有个心地善良的烧火丫环,见此情景便偷偷送来饮食和衣服,把秀才救了过来。秀才深为感激,二人互有爱慕之情,遂海誓山盟暗订终身。不料此事被主人发觉。秀才走后,主人即对丫环百般虐待与凌辱。好心的丫环不甘忍受,就在腊月二十三日这天一头扎进灶坑里烧死了。次年这天,张秀才得第回来,寻找救命的丫环,当知道她不幸身亡时,悲痛欲绝,也愤然扎进灶坑身亡。这对恋人的刚烈行为,感动了玉帝,封他俩为灶王。所以,我国各地对灶王是男是女,说法不一,有的地方叫灶王爷,有的地方则称为司命翁妈,可能与这个传说有关。据说,他们受玉帝重托,整年在厨房监视人间的善恶行为。并把看到的情况分善事和恶事分别装进玉帝赐予的两个罐子里,以便到时向玉帝申报。“恶贯满盈”一词即由此而来,它说明民间习俗常常足反映着人们的善良愿望和要求的。今天,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,祭灶节的习俗已不存在了÷但祭灶特有的传统小甜食,如糖冬瓜,松糕、酥饼等,却为人们增添了节日的甜美和欢乐。


  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来历


  祭灶即是送灶神升天的祭典。


  祭灶是一种古老的习俗,《论语》中就有“与其媚于奥,宁于灶”的记载。在汉朝以前,祭+灶一般在夏初举行,到了汉末始改在冬季。《后汉书·阴兴传》记载,西汉宣帝时,有一个叫阴子方的人,为人至孝仁义。有一次他在腊日早晨做饭时见到了灶神,立即叫拜,并把家里的黄羊杀了来致祭。从此以后他成了巨富,有田七百余顷,舆马奴仆可以与邦君比富。人们纷纷向阴子方学习,在腊日以黄羊祭灶神。


  各地祭灶的时间不尽一致,一般说来,北方在腊月二十三祭灶,南方在腊月二十四祭灶。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即是“官三(二十三)、民四(二十四)、蛋家五(二十五)。”


  民间祭灶时,要在灶前贴一两只灶神升天时骑的纸马,并用糕饼、酒果、关东糖等作为祭品。祭毕,将旧的灶神像揭下,待到除夕夜,再焚香楮“接灶”,在灶前贴一张新的灶神像。


  祭灶有祭素灶与祭荤灶之分。古时祭素灶时多用关东糖、糖饼、草豆以及枣、栗、核桃、黍糕等,祭荤灶时则用鸡、鸭、鱼、肉和美酒。


  祭灶的贡品


  祭灶所供祭品很有讲究。大户人家祭灶供品相当丰盛,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在枟祭灶词枠中对祭灶做了生动的描述:


  古传腊月二十四,灶君朝天欲言事。


  云车风马小留连,家有杯盘丰典祀。


  猪头烂熟双鱼鲜,豆沙甘松粉饵圆。


  男儿酌献女儿避,酹酒烧钱灶君喜。


  婢子斗争君莫闻,猫犬触秽君莫嗔。


  送君醉饱登天门,杓长杓短勿复云,


  乞取利市归来分,……


  由此可见富贵人家祭灶时的场面。而对于过去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贫穷人家来说,根本没有这么丰富的供品来祭祀灶神,只能是一碗清水、三炷香略表敬重之心了:


  灶王爷,本姓张,


  一碗凉水三炷香;


  今年小子过得苦,


  明年再请您吃糖。


  一般情况下,老百姓祭灶的祭品多为灶糖、甜点、豆腐、酒或酒糟等有讲究的祭品:酒与酒糟是为了让灶君忘乎所以,晕头转向;灶糖是一种麦芽糖,黏性很大,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“关东糖”,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“糖瓜”。


标签: 小年  传说